曼谷留学生的契机 江琦恩 这次的曼谷大学生事工的午餐交流会让我们很高兴地能够认识聂老师和齐姐妹,并与他们有很好的分享和互动时间。齐姐妹和我们分享她信主的见证,让我们看到上帝大能的手透过弟兄姐妹的关爱和努力,撒下福音的种子,在艰巨的情况下领人归主。 聂老师以真诚且幽默的方式与我们分享她的服事经历,让我们看到到曼谷是一个倍受中国留学生喜爱并来修学的地方。 在曼谷有许多国际学校,其中我们关注的AA大学*正面临学生外流的危机。由于严格的教学课程与升学制度,许多学生觉得自己很难掌握而选择到博仁大学就读。因此,AA大学事工正面对没有长期的工人与面临学生减少的问题,推展事工受到很多的拦阻。 感恩的是,在2018年,庄牧师对这个事工很有负担,他积极推广不同活动并与当地的中国学生建立关系以牧养他们。当地的曼谷教会(黄桥教会)虽然有心相助,却因与中国学生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太大,无法建立很好的桥梁和他们配搭。因此,未来希望有当地的青年人能够与学生们接触、建立关系。 聂老师也分享目前在泰国的基督徒估计有70万,多数集中在泰北。虽然在曼谷有很多国外背景、规模比较大的英文教会(大约1千多人),也有不少外国宣教士,但是他们却无法进行中国留学生的牧养工作。因此,她期待我们这里的华人能对泰国的中国留学生有异象和负担。 聂老师也有提到东北部的伊森Isaan村庄面临的严重道德问题,例如贩卖孩童和吸毒。那里有很多贫穷家庭养不起孩子,便把他们丢弃,甚至把女孩卖给妓院。因此,聂老师和团队设立了孩童收留所,照顾这些孩子、让他们受到照顾和保护。 听到这些真的是让我感到惋惜和心寒,祈求天父上帝继续祝福聂老师和齐姐妹的服事、还有AA的大学生和伊森Isaan村庄的村民们能够认识主耶稣,生命得到平安和盼望! *匿名
蒙呼召 胡忠毅弟兄 “呼召”这一词,常常被华人教会应用在神对全职事奉者的呼召。所以,当我们听见有人“蒙呼召”,我们难免感到兴奋,因为有人愿意为主的国奉献自己,将自己的时间与生命献上。然而,这样的特殊应用也难免让人对蒙呼召有着错误的见解,认为蒙呼召这一词,只配用在全职事奉者身上,似乎只有他们才有着需要活出蒙呼召的使命。如此发展下去,教会就需要面对后顾之忧。因为我们相信全职事奉者是神所呼召的,我们就会倾向于把许多建立教会的重担与责任放在他们的身上。而对于“没蒙呼召”的平信徒们,我们则可能误信自己在教会的发展里,只不过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 但是,是否平信徒就没有蒙呼召?这是否符合圣经所启示及表达的含义?根据圣经,何为蒙呼召?谁蒙呼召?呼召对蒙呼召者又涵盖了什么意义? 在圣经里,“呼召”是个常用动词,在多处被使用。我们可以透过参考它被使用的情况,来了解其真正的含义。在旧约里,“呼召”的希伯来原文是 קרא ,读音是 “qara”,从右边读起。它可以被用来形容一个位格对另外一个位格的呼叫,例如创世纪3章9节,“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这是比较普遍的。然而在旧约里,它也被应用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它有着一个位格为另一个位格命名的含义。在创世记,神把光命名为昼,把暗命名为夜;亚当为妻子起名为夏娃;神为亚伯兰取了新名亚伯拉罕等。 命名,它不像我们的祖宗,为了方便他们能够称呼自己的孩儿,就随便为他们取了“阿猫”或者“阿狗”的代号。圣经里,一个人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只是对这个人的称呼,也是透过这个名字表达这个人当下的内在本质。 我们华人为下一代取名,是希望他们在未来能成为有某种品格或特质的人。我们华人对下一代名字的取决,着重在我们对他们所拥有的未来期待。但是,圣经里为一个人取名,注重的是名字的含义,要与那个人当下所拥有的品格或特质相符相称。例如,亚当为妻子取名夏娃,带有“生命”之意,把夏娃形容成众生之母。夏娃是当时唯一的女人,也只有透过夏娃,人才能生产下一代。所以夏娃拥有这个名字是配得的。
欢迎订阅我们的通讯